Principle Mentoring—閱讀心得報告
本文是在探討「校長顧問」之議題。
文章先說明Mentor這個名稱是來自於「奧狄賽」裡的故事,Mentor受委託在特洛伊戰爭前,照顧Ulysseus的兒子,Mentor不僅像父母一般照顧小孩,更像監護人及指導者,並在雅典娜的協助下教導孩子面對困難。
接著提到Mentor和「被保護人」 間的關係,以及須協助滿足其未能獲得解決之問題。另外Mentoring的研究以「古典顧問」為主,對女性及少數民族不公平。
接著提到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有效領導人的培育計畫,如何培養新校長之支援體系,例如EPS。
另外一個計畫是集中發展對學校發展有影響的領導風格,此計畫分發一位能提供技術的外部教練去協助參加者。
還有像強化副校長的功能等。
接下來提到「顧問」並非人人都合適,「顧問」需要具備能力、示範、典範,並能保持中立。
種族與性別也使得兩者關係更加複雜,另外教育委員會、地方官員、大學都須一起協助新任校長。
接著提到兩者的「配對」問題,須考慮到學校之位置和特性,以及選擇適合位置的人。
最後提及兩者關係的維持,應以多少時間為限?以及關係之建立並非只是在訓練前,因為當其遇到更難之問題因而受益時,不僅增加其視野,也成為一位有經驗、可以給後輩建議之「顧問」。
個人在教育現場中之觀察,發現本市有位年輕又富有活力的朱校長,他不但衝勁十足,同時也是許多新任校長之,許多新進校長在希望找到一位能提供他們各方面意見的前輩時,通常都會以朱校長作為對象。而朱校長總是能熱心且「有效」的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做為參考。所以從這個例子看來,Mentor的概念,個人覺得其實已經存在,只是尚缺乏一個完善的計畫予以制度化。如果可能的話,對許多初任校長者而言,相信能提供許多正面的協助,畢竟現在社會和以前的威權社會不相同,校長必須學習更多領導方面的技能,才不致於「手忙腳亂上戰場」,更慘的是「手忙腳亂」若還找不到需要的協助,那就只能「摸石頭過河」了!
不過,如果可能,「Mentor」最好是一個team或是group,因為退休校長雖然有經驗,但每個人的經驗都不盡相同,所以單一個體的經驗,不見得能完全符合不同人的需要,且社會變遷急遽,其經驗是否禁得起時間之考驗,也是一項問題。
Principle Mentoring是一個不錯的想法,他可以提供舊經驗,給予初任校長者有效且實際的需求,讓好的經驗得以傳承,以協助其解決目前或日後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2008年7月24日 星期四
Principle Mentoring—閱讀心得報告
Principle Mentoring—閱讀心得報告
本文是在探討「校長顧問」之議題。
文章先說明Mentor這個名稱是來自於「奧狄賽」裡的故事,Mentor受委託在特洛伊戰爭前,照顧Ulysseus的兒子,Mentor不僅像父母一般照顧小孩,更像監護人及指導者,並在雅典娜的協助下教導孩子面對困難。
接著提到Mentor和「被保護人」 間的關係,以及須協助滿足其未能獲得解決之問題。另外Mentoring的研究以「古典顧問」為主,對女性及少數民族不公平。
接著提到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有效領導人的培育計畫,如何培養新校長之支援體系,例如EPS。
另外一個計畫是集中發展對學校發展有影響的領導風格,此計畫分發一位能提供技術的外部教練去協助參加者。
還有像強化副校長的功能等。
接下來提到「顧問」並非人人都合適,「顧問」需要具備能力、示範、典範,並能保持中立。
種族與性別也使得兩者關係更加複雜,另外教育委員會、地方官員、大學都須一起協助新任校長。
接著提到兩者的「配對」問題,須考慮到學校之位置和特性,以及選擇適合位置的人。
最後提及兩者關係的維持,應以多少時間為限?以及關係之建立並非只是在訓練前,因為當其遇到更難之問題因而受益時,不僅增加其視野,也成為一位有經驗、可以給後輩建議之「顧問」。
個人在教育現場中之觀察,發現本市有位年輕又富有活力的朱校長,他不但衝勁十足,同時也是許多新任校長之,許多新進校長在希望找到一位能提供他們各方面意見的前輩時,通常都會以朱校長作為對象。而朱校長總是能熱心且「有效」的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做為參考。所以從這個例子看來,Mentor的概念,個人覺得其實已經存在,只是尚缺乏一個完善的計畫予以制度化。如果可能的話,對許多初任校長者而言,相信能提供許多正面的協助,畢竟現在社會和以前的威權社會不相同,校長必須學習更多領導方面的技能,才不致於「手忙腳亂上戰場」,更慘的是「手忙腳亂」若還找不到需要的協助,那就只能「摸石頭過河」了!
不過,如果可能,「Mentor」最好是一個team或是group,因為退休校長雖然有經驗,但每個人的經驗都不盡相同,所以單一個體的經驗,不見得能完全符合不同人的需要,且社會變遷急遽,其經驗是否禁得起時間之考驗,也是一項問題。
Principle Mentoring是一個不錯的想法,他可以提供舊經驗,給予初任校長者有效且實際的需求,讓好的經驗得以傳承,以協助其解決目前或日後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本文是在探討「校長顧問」之議題。
文章先說明Mentor這個名稱是來自於「奧狄賽」裡的故事,Mentor受委託在特洛伊戰爭前,照顧Ulysseus的兒子,Mentor不僅像父母一般照顧小孩,更像監護人及指導者,並在雅典娜的協助下教導孩子面對困難。
接著提到Mentor和「被保護人」 間的關係,以及須協助滿足其未能獲得解決之問題。另外Mentoring的研究以「古典顧問」為主,對女性及少數民族不公平。
接著提到許多學校已經開始進行有效領導人的培育計畫,如何培養新校長之支援體系,例如EPS。
另外一個計畫是集中發展對學校發展有影響的領導風格,此計畫分發一位能提供技術的外部教練去協助參加者。
還有像強化副校長的功能等。
接下來提到「顧問」並非人人都合適,「顧問」需要具備能力、示範、典範,並能保持中立。
種族與性別也使得兩者關係更加複雜,另外教育委員會、地方官員、大學都須一起協助新任校長。
接著提到兩者的「配對」問題,須考慮到學校之位置和特性,以及選擇適合位置的人。
最後提及兩者關係的維持,應以多少時間為限?以及關係之建立並非只是在訓練前,因為當其遇到更難之問題因而受益時,不僅增加其視野,也成為一位有經驗、可以給後輩建議之「顧問」。
個人在教育現場中之觀察,發現本市有位年輕又富有活力的朱校長,他不但衝勁十足,同時也是許多新任校長之,許多新進校長在希望找到一位能提供他們各方面意見的前輩時,通常都會以朱校長作為對象。而朱校長總是能熱心且「有效」的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資訊做為參考。所以從這個例子看來,Mentor的概念,個人覺得其實已經存在,只是尚缺乏一個完善的計畫予以制度化。如果可能的話,對許多初任校長者而言,相信能提供許多正面的協助,畢竟現在社會和以前的威權社會不相同,校長必須學習更多領導方面的技能,才不致於「手忙腳亂上戰場」,更慘的是「手忙腳亂」若還找不到需要的協助,那就只能「摸石頭過河」了!
不過,如果可能,「Mentor」最好是一個team或是group,因為退休校長雖然有經驗,但每個人的經驗都不盡相同,所以單一個體的經驗,不見得能完全符合不同人的需要,且社會變遷急遽,其經驗是否禁得起時間之考驗,也是一項問題。
Principle Mentoring是一個不錯的想法,他可以提供舊經驗,給予初任校長者有效且實際的需求,讓好的經驗得以傳承,以協助其解決目前或日後可能遇到的問題。
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
校長學心得
教了19年書,擔任了14年組長,對行政工作每一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。曾經想過:能不能有一些方法讓行政工作的推展更快速、更有效率?因此,就有過一些「想法」和「做法」!然而,得到的結果是:有些事真的會比較有效率,但是,工作負擔卻沒有因此減輕。因為:更有效率的結果,就是必須做得更多!至於不會更有效的原因,有時候並不是沒技巧,而是這些事本來就應該按部就班、循序漸進、急不得也。否則、可能造成事倍功半。
得到這些想法,是十幾年的經驗累積的。花這麼長的時間,卻只得到一點點「領悟」。不曉得這算不算是「珍貴」的成果。
在這次木金老師的「校長學」課程中,從「校長學」、「學校長」、「長學校」、的概念裡,我們得到許多在教學現場未曾思考過的問題與面向,讓我們發覺:當一位好校長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許多事,因為我們未曾經歷,或是由於「不在其位」,所以常常不被我們注意,而這樣的課程,增廣了我們的視野,讓我們在處事時,能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,使我們在做判斷時,能有全方位的思考。才不至於遇到狀況時:「手忙腳亂上戰場」。
另外,木金老師幽默又富哲理的閩南語順口溜,也是大家可以奉為座右銘的:臉要笑、嘴要甜、腰要軟、腳手要快。不僅是行政人員,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不管是對家長,對同仁,這幾句話都是個人促進人際和諧,增加工作效率的良方。
教了19年書,擔任了14年組長,對行政工作每一年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。曾經想過:能不能有一些方法讓行政工作的推展更快速、更有效率?因此,就有過一些「想法」和「做法」!然而,得到的結果是:有些事真的會比較有效率,但是,工作負擔卻沒有因此減輕。因為:更有效率的結果,就是必須做得更多!至於不會更有效的原因,有時候並不是沒技巧,而是這些事本來就應該按部就班、循序漸進、急不得也。否則、可能造成事倍功半。
得到這些想法,是十幾年的經驗累積的。花這麼長的時間,卻只得到一點點「領悟」。不曉得這算不算是「珍貴」的成果。
在這次木金老師的「校長學」課程中,從「校長學」、「學校長」、「長學校」、的概念裡,我們得到許多在教學現場未曾思考過的問題與面向,讓我們發覺:當一位好校長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許多事,因為我們未曾經歷,或是由於「不在其位」,所以常常不被我們注意,而這樣的課程,增廣了我們的視野,讓我們在處事時,能用更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,使我們在做判斷時,能有全方位的思考。才不至於遇到狀況時:「手忙腳亂上戰場」。
另外,木金老師幽默又富哲理的閩南語順口溜,也是大家可以奉為座右銘的:臉要笑、嘴要甜、腰要軟、腳手要快。不僅是行政人員,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,不管是對家長,對同仁,這幾句話都是個人促進人際和諧,增加工作效率的良方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